资治通鉴:面对同事告状,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 知乎

《资治通鉴》秦纪三 第8卷

秦二世皇帝二年(癸已,公元前208年)

李斯闻之,因上书言赵高之短曰:“高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昔田常相齐简公,窃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卒弑简公而取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矣,而又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其欲无穷,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必为变也。”

李斯听说了这件事,即上奏书揭发赵高的短处说:“赵高专擅赏罚大权,他的权力跟陛下没有什么区别了。从前田常当齐国国君简公的相国,窃取了齐简公的恩德威势,下得百姓拥戴,上获群臣支持,终于杀掉了简公,夺取了齐国,这是天下周知的吏事啊。如今赵高有邪恶放纵的心意,陰险反叛的行为,他私家的富足,与田氏在齐国一样,而又贪得无厌,追求利禄不止,地位权势仅次于君主,欲望无穷,窃取陛下的威信,他的野心就犹如韩当韩国国君韩安的相时那样了。陛下不设法对付,我怕他是必定会作乱的。”

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洁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二世雅爱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

二世说:“这是什么话!赵高本来就是个宦官,但他却从不因处境安逸而放肆地胡作非为,不因处境危急而改变忠心,他行为廉洁向善,靠自己的努力才得到今天的地位。他因忠诚而得到进用,因守信义而保持职位,朕确实认为他贤能。但您却怀疑他,这是为什么呢?而且朕不依靠赵高,又当任用谁呀!何况赵高的为人,精明廉洁、强干有力,对下能了解人情民心,对上则能适合朕的心意,就请您不要猜疑了罢!”二世非常喜爱赵高,唯恐李斯把他杀掉,便暗中将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赵高说:“丞相所担心的只是我一个人,我死了,丞相就要干田常所干的那些事了。”

【解析】

前一篇文章说了,赵高利用自己的优势和信息差,让李斯用错误的方式给秦二世汇报工作,然后从中挑拨,成功的让秦二世对李斯厌烦、厌恶甚至到怀疑。最后,利用关东动乱启动了对李斯的调查。

李斯也不是一般人。他立马就明白是赵高做的鬼事,立即组织对赵高的弹劾。

李斯弹劾赵高的切入点也犀利,窃权如君主,欲望膨胀,而且还用了田常的故事做类比。

不过这个是诛心,并没有真凭实据,更像是猜测一样。

李斯一出手虽然打在了要害,想要弄死赵高,但是赵高离秦二世太近了,对赵高的信任远超过李斯。

我在看毛主席《矛盾论》中有个感悟,成事离不开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内因是决定性因素,外因是必备的条件。

李斯攻击的切入点是内因,这个到位了。但是外因上,秦二世对赵高的信任依然很牢固,秦二世并不是一个对权力极度敏感的人。

后世两千年,但凡是党同伐异,攻击敌人,挑起皇帝对大臣的权力警惕,从李斯这段话都可以找到痕迹。

赵高面对李斯的攻击,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辩解,反而秦二世的戏份更多一点,是他在为赵高辩解叫屈。

可见赵高的功力更深厚,重点在平时就已经把秦二世搞定了,就算有人告状攻讦,秦二世也不信。

所以说,这段材料亮点在秦二世为赵高的辩护,点明突出了赵高平时是怎么在秦二世面前维护形象的。

1.忠心

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

谨小慎微,不乱来,时刻对秦二世忠心。这点最重要。

权力的体现在于别人是否听你的。

如果你是皇帝,但是没人听你的,那么你就什么都不是。

如果你是草民,但是天下所有人都挺你的,那么你就是帝王。

赵高在秦二世面前表露出了自己的忠心,完全忠于秦二世,至少秦二世是这样认为的。

一颗忠心可以盖过所有,就算你能力不突出,只要没犯错,基本上就不会对你动刀子。

君不见蒋介石手下这么多将官,打败仗的不知道有多少,但是只要这些人都忠于蒋介石,蒋介石对他们都不怎么处罚

对于忠于自己的人,任何领导是不舍得处置他的。因为连忠于你的人你都护不住、都要弄死,谁还愿意忠诚于你?

2.行为

洁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

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一个人如何,不能光听,还要看他实际怎么做的。

秦二世深居宫中,经常接触赵高。

人对于人或事的判断,第一印象很重要,秦二世从小对赵高就很宠幸,这个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其次就是长期接触,接触的越长觉得自己会对其越了解。这个会对第一印象有所修正。

因此秦二世对于赵高他绝对相信自己的判断。

但是论心机权术,秦二世不是赵高的对手。

秦二世看到的赵高是不是赵高真实的样子,还是说是赵高故意装出来给秦二世看的。

这个没有史料说明。

不过从历史倒推来看,秦二世对于赵高的判断,恐怕是赵高故意做出来给秦二世看的。

因此,这样言行的掩饰作伪,让秦二世对赵高有了误判。

当李斯告状的时候,秦二世会相信?

恐怕秦二世会想,我天天和他在一起,他什么样我心里不清楚,要你来说?还是说你李斯觉得我瞎眼了?

3.能力

精廉强力,下知人情

这就是一个能力展现的问题。

在此之前,赵高通过信息上架空秦二世,获得了对外朝信息的垄断,甚至有了明朝司礼监的样子。

而外朝的事情则由赵高汇报给秦二世。

就这样,有功劳的事情赵高能够截下来转成自己的功劳让秦二世知道。

久而久之自然知道赵高能力强,就算赵高能力不强,装也能装出来。

退一步来说,就算不是赵高贪别人的功劳放自己头上,就凭他天天和秦二世在一起,有点功劳赵高也会拼命让秦二世知道。

所以说啊,干的再好,领导不知道都没用。

别听别人说埋头干,领导会知道,这话就是骗鬼的。

4.顺上

上能适朕

这是忠心的另一个程度的体现,贯彻领导的意志。

赵高的权势来源于秦二世,所以把秦二世服务好就是赵高的事情。

具体有几点。

第一,秦二世说要干的,赵高坚决干好。

第二,秦二世喜欢的、想要的但没说的,赵高也给干好。

第三,事情遇到困难,参考上面两点。

凡是顺从秦二世的意志来,你说秦二世对赵高能不喜欢吗?

如果你是领导,有个员工这样对你,你会不把他当心腹吗?

哪怕赵高真有一点小问题、小毛病,秦二世见赵高平时这样侍奉自己,也不会处罚他。

他老爹秦始皇都这样做了,何况他秦二世。

所以说综合上面,李斯的告状、弹劾有没用有?

一点用都没有!

赵高在秦二世心中的形象太好了,关系又如此亲近、对秦二世这么顺从、又是如此忠心。这种人,秦二世只会觉得越多越好,怎么可能因为李斯这子虚乌有的弹劾而杀了?

其实李斯应该怎么做?

好好学学赵高,人家赵高在收拾李斯前就是先从秦二世对他的印象入手。

先破坏秦二世的影响和感观,然后挑拨,最后找准发力点攻击。

李斯要收拾赵高,也应该如此,先让赵高在秦二世面前暴露真实面目,让秦二世逐渐自己看清楚赵高是什么样人,然后在慢慢收集证据最终全力一击。

如果李斯能够先一步收拾了赵高,可能李斯会有不同的走向。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启发】

上面的分析,有三个用处。

第一,如何让领导器重你、信任你、重用你,这不光是工作上。

第二,平时做好个性形象和信息工作,就算有人告你的状领导也不相信。

第三,如果你要扳倒一个人,不要急着收集证据,先从他和领导的关系入手。能破坏最好,不能也要使其趋于平淡化、普通化,然后再用证据、黑材料发动攻击。

好,正面的、反面的运用都有,至于怎么运用各位读者自己看着办吧。

——END——


原网址: 访问
创建于: 2020-10-19 12:19:03
目录: default
标签: 无

请先后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