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17更新: ubuntu更新nvidia驱动更方便了,对于常用的老手没什么,对于新人来说更舒适了 : https://zhuanlan.zhihu.com/p/73942348
前言
身为某被制裁企业员工一名,深深的了解到了一个自由的操作系统对于工作和生活是多么的重要。本人从2010年开始尝试Linux的各种发行版,到现在已经九年半的时间,Ubuntu已经很早就成为了我的主力操作系统。然而现在和很多人交流,或者在知乎及各种论坛中,各种对Linux系统的偏见误解甚至是印象都停留在很早以前,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大家展示目前主流Linux系统的使用情况。
尝试过各种发行版,这里推荐大家使用Ubuntu及国内的Deepin系统。(https://www.deepin.org/deepin-official-video/)。本文以Ubuntu18.04为例。同时也十分推荐国内的Deepin操作系统,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
本文将会从日常应用到办公一一展示,包括大家最关心的QQ及微信的使用、游戏体验(相信我,现在支持Linux的游戏甚至3A大作很多,steam游戏页面显示steam图标的游戏全都是支持Linux的)及办公(修图、做视频这些,程序员就不用提了,没有比Linux更适合编程的了)
桌面展示
菜单
对于Ubuntu,从初始界面配置成这个样子只需要几分钟时间,Ubuntu及其他Linux发行版可以自定义出各种自己想要的界面,如果喜欢Windows,也可以将桌面配置成Windows的样子,自由度很高,大家可以尽情“改装”。
2019/6/30更新:很多知友私信、评论或留言如何配置成我的桌面这个样子,周末写了篇文章,十分钟配置Mac OS主题,链接如下:
trick:Ubuntu18.04(Gnome)环境,十分钟配置Mac OS主题zhuanlan.zhihu.com
将聊天应用放在开头是因为询问聊天应用的人比较多。在国外的话可以使用skype,Linux原生应用,体验很不错。
但是!!!在国内聊天逃不出两个软件,QQ(TIM)和微信,QQ和微信是没有支持Linux的原生版本(这里就要吐槽一下腾讯了,微软都给Linux做原生版本而且不断更新,腾讯做一个可以用的不好吗,别提什么不赚钱,你要是开发出来,中国广大的程序员体系,你看高兴不高兴),这里要感谢深度Deepin团队基于wine作出的可以用的qq(TIM)和微信。
历史遗留问题:非原生不完美,无法记住记住密码等问题,经过Deepin的开发移植,已经不复存在:
TIM & WECHAT
最后,放上安装地址及方法链接:
https://www.lulinux.com/archives/1319
在此感谢Deepin开发团队及wszqkzqk同学(https://github.com/wszqkzqk/deepin-wine-ubuntu)的将必要的包贡献出来。
2019年7月6日更新:百度网盘Linux版发布了,官网可以下载。个人感觉还行吧,貌似还是基于web的技术:
对于游戏,Linux已经可以原生玩很多游戏甚至3A大作,在Steam上,如果你看到游戏上有steam图标:
有steam图标的游戏均支持Linux
说明此游戏支持Linux。Steam客户端有原生Linux版本而且和windows同步更新。
支持的游戏包括但不限于:
很多没有说上来,你可以根据steam上的标识去识别是否支持linux,我玩游戏大部分也是在Ubuntu上(GTA5没有办法呀Orz),感觉很不错(这年头,Nvidia都给Linux做驱动了,还有什么不可能)。
截至到2019年6月份,Steam上架支持Linux的游戏有11000多款。
音乐视频这方面系统有自带的软件可以用,这里我说一下第三方的音视频软件。
音乐首推网易云音乐!!!原生支持!从网易云音乐官网就能下载,目前是1.2版本。1.2版本修复了1.1版本需要sudo的问题:
网易云音乐
和Windows一模一样。
看视频首推VLC,用过的都说好。
VLC
至于爱奇艺、腾讯视频,浏览器看就可以了Orz。
Chrome、firefox、Opera均可以使用
Thunderbird不解释
WPS2019 For Linux下载地址:https://www.wps.cn/product/wpslinux
这里我想说WPS团队真的是业界良心,谈到WPS很多人说WPS广告受不了,这里我有几点想说:
WPS
国产良心笔记软件,甚至可以说比onenote强很多,包括记笔记、云服务、markdown原生支持(要知道onenote不是原生支持markdown,需要下载插件,在移动端看markdown就没办法了)
价格公道便宜,6元/月,60包年。(这里不是打广告,wiznote的体验比其他文档类好太多,不愿意加入广告,团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
为知笔记 WizNote
原生支持markdown,文档利器,国产良心。
本文使用Typora和Wiznote进行编写,Typora目前可以说是最佳的markdown文档软件了。
Typora
SimpleNote
推荐Master PDF或 Foxit Reader
Master PDF简直良心,windows下收费(价格还不低),linux下免费,可以说是最好用的PDF编辑/阅读器了。
Master Pdf
XMind的Linux版与Windows体验一致:
XMind
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Linux上的软件确实没有Adobe系列好用,所以这方面我仍然推荐使用Mac OS或Windows。事实上,我平常修图也是在Mac上完成的。
在设计、摄影修图方面,LInux可以使用gimp,功能上Adobe70%的功能都有,当然却是也没有Adobe的Photoshop、Lightroom好用,不过简单的图像处理没有问题,Wacom的手写板也可用哦:
gimp
三维动画制作领域Linux有一个大杀器:Blender。使用此软件完成的电影包括《蜘蛛侠2》、《未来机械城》等。在工业领域,Blender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由于本人不从事这个行业,所以对此软件也不是很了解,仅作推荐吧。
Blender
很遗憾,在这方面仍未找到一个很好的视频处理软件,希望有经验的读者可以推荐一下。
这类我就不再赘述了,如果Linux不适合编程,那么其他系统就可以统统淘汰了。在Linux上编程是那种用了就再也回不去的那种感觉。程序员们都懂的,这里不再赘述。
各种Linux发行版都试过,最后桌面(非服务器)端选择了Ubuntu和Deepin,原因很简单,可以用QQ和微信。程序员,用Linux写代码是真的效率高,除此之外,Linux意味这你可以掌握一切,Windows安装即使你软件选在了D盘,它也会在C盘、注册表创建多余文件或操作,永远不可能卸载干净,临时文件这些垃圾甚至都不知道产生在哪,Linux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所有动作都由你来决定,这也是一种“洁癖”吧。
还有操作,在Linux各种发行版面前,Win10才推出的多桌面就是个弟弟,这一点习惯之后是真的回不去了。、
No,Windows和Mac OS都是优秀的操作系统,干什么活用什么工具,在修图、做视频方面,我还是用Mac,因为Linux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我喜欢玩GTA5,但是没有Linux版本,所以玩GTA5还是会用Windows。
为了向大家推荐Linux系统,希望大家可以尝试,如今的Linux不像十年前软件稀缺,生态一步一步完善,尤其是目前我司如今面临的问题,看到知乎上有人问没有Windows会怎样,看到很多高票答案都说用盗版,其实咱们还有另外一种选择。
4、显卡驱动问题
如果你是AMD或NVIDIA的显卡,直接官网下载驱动即可(如果不玩游戏、不做科学计算,自带的开源驱动很不错),我这篇文章很多人私信我,我直接把驱动链接给他们,Deb包直接安装即可,不需要编译什么的。AMD和NVIDIA我看了,这个月又更新了一波Linux驱动。
5、(补充)言论:“Linux太折腾了,还是Windows、MacOS好用,一般人不适合用Linux”
这就是说的历史原因了,首先Windows和MacOS我都使用,Windows主要用来玩Linux不支持的游戏比如GTA5,MacOS修图做视频。系统是工具,不同工种需求不一样,根据个人习惯做取舍。
评论里有说Linux不适合日常使用,我也理解,我10年刚开始使用时这也缺那也缺,软件很少,坑也都踩过。不过这都是历史原因了,现在Linux生态真的很不错。
以前没有游戏可玩儿,现在有Steam
以前文档处理只能用LibreOffice、没有好用的文本编辑器,现在有WPS,有为知笔记,有vscode,有simplenote等等各种好用的笔记
以前没有国内互联网大厂的支持,现在有网易云音乐、搜狗输入法等
以前qq不好用,微信只能用chrome商店里的(需要科学上网)。现在wine很强大,文章开头的链接TIM和微信很不错,没什么BUG。
生态都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没有尝试就没有更多的选择,让大家试试嘛,觉得不好用再换回去嘛。
为什么我主力系统使用Linux呢(主力系统的意思是大部分时间使用,并不是别的系统完全不用)?
这话题肯定会很挑口水,我只是针对我自己的使用习惯谈感受:
以上就是我个人使用Linux发行版(没错,Linux只是内核,以它为基础的发行版才能称作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并作为主力系统的使用感受,多谢各位读者的耐心观看。
Original url: Access
Created at: 2019-09-04 14:57:03
Category: default
Tags: none
未标明原创文章均为采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无需和我联系,请注明原出处,南摩阿彌陀佛,知识,不只知道,要得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