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的四大基本功能(识别、测量、定位、检测),到底为什么难度递增? - 知乎

非常赞同,抛开场景谈难度都是耍流氓

机器视觉中,很重要的一步是获取到高质量图像,凸显目标,这就涉及到光源、相机选择,安装条件等,通常在项目启动之前会拿到样品进行打光,确定能否达到预期目的、打光方案和安装条件

识别,基于目标特征,在完整一幅图像中识别目标,可能涉及到 ROI 选择,颜色通道信息,二值化,外形方面可直接做模板匹配,扫码啥的直接有现成的各种算子、工具做,各方面都很成熟,不用太多额外代码,典型的拿来主义

测量,比如距离、角度,距离就需要先做像素尺寸标定,知道每个像素大小,然后确定像素个数,比如测量圆的半径、圆心距,需要先识别到圆,测量水平线距离,也需要先识别到直线,然后确定距离,当然也有一些工具来处理一些问题

举例,以下搜索圆确定圆心位置,用到了模板匹配、测量模型

定位也常用到模板匹配和测量模型,还需要做标定,关联图像坐标和机械坐标,也有些标准机专门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检测说难也不难,通常都是非标的,只针对某种应用场景,比如外观缺陷检测,尺寸不良检测等等,缺陷有无检测起来会比较容易,仅仅判断有无即可,难度更大一点的确定缺陷类型,通常一个项目,甲方会要求检测各种缺陷类型并区分统计,以方便甲方后续针对性改进工序,

我做过的一个纽扣电池CCD检测项目,它要求检测项有二十几项

近来,基于深度学习的 AOI 视觉检测也应用到各个领域了,对于很多情况的缺陷检测,还是很实用的,当然,价格上也会高很多


原网址: 访问
创建于: 2024-01-05 11:34:26
目录: default
标签: 无

请先后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