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大部分项目管理三角都是错的!(一文读懂项目管理核心) - 知乎

引言:

很多人都知道项目管理理论中有一个经典铁三角(△核心因素制约关系△),凡讲/学项目管理知识必涉及该三角。

但,这两天我才发现,网络上的大部分项目管理三角图形,或对三角的讲解都是错的,甚至包括很多培训机构,简直,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 范围可变是错的!
  • 多快好省是错的!
  • 敏捷倒三角也是错的!

前置知识/本文共识:

  1. 标准的项目管理包括9个方面: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风险、沟通、采购、干系人。
  2. 项目管理中最核心的几个方面:范围、时间、成本、质量、资源
    • *

<〇>

我们来看一下你常见的项目管理三角(号称经典的):

这三角什么意思呢?

很多讲师,都能讲上一阵子,项目管理铁三角,范围、时间、成本相互制约影响,范围变大、成本增加¥&%…,

看起来也挺有道理的样子。

然而仔细一想,完全不知所云。

到了实际项目管理中,更是一脸懵逼。

这4个因素什么逻辑关系?对项目管理有什么价值?

质量为什么放在三角的正中间?以质量为核心?质量是领导最关注的吗?

范围变大,时间、成本增加,质量又会怎样?质量跟三角面积什么关系?

什么?范围能随便动?

现在,我们来撸一撸为什么以上全错,问题出在哪里。

<一>

首先,

项目管理是什么?

把一件特定的事~干成,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

注意这里面有三个词:事、干成、因素

三个词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

是范围,干成是目标,因素是影响目标达成的一些东西,项目的各种方案都围绕这些因素。

事 >>>范围;

干成>>>目标>>>时间、质量、成本(快、好、省,或更关注某一方面);

因素>>>方案>>>资源(人力、财力(采购)、干系人等)、风险、沟通。

好了,项目管理9个方面都涵盖了,分别属于范围、目标、还是方案,以及范围、目标、方案逻辑关系也基本清楚了。

那么,

这个9个方面,哪些是项目经理能决定的

范围?不是,范围是事情本身,老板或客户拍板定的就是这个事,你能做的只是把范围搞清楚、搞细,不能动。

要修一条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你跟老板说钱不够工期紧,咱修到宣化吧?干脆不修了,不更省吗?

或做一个ERP,你给做成了MIS?老板不砍你吗?

你能干,一口气修到了乌兰察布,好家伙,老板一样砍你,本来这块是利润的

项目立项了,合同都签了,你要动范围,谁都跟你急眼。

目标?不是,目标是考核项目和项目经理的,你可以跟老板或客户讨价还价,一旦确定了,一定时间段内是一般不能动的。

方案?可以的,方案是项目经理的真正价值体现。

你要争取资源、做好沟通、规避风险,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高效的解决方案,快、好、省的解决方案,提高干系人满意度

(不是“多快好省”?在项目管理中不存在“多”的概念,因为范围你说了不算,应当是不多不少刚刚好快、好、省是需要的。)

    • *

<二>

上面说了,范围不能动,时间、质量、成本可以和老板讨价还价。

以三角形表示之,

第一个正确的项目管理三角形:以范围为中心的项目管理三角。

固定范围下,时间、成本、质量的关系三角。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代表项目的范围,各边的相对长度根据和老板讨价还价的结果确定。

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把这个三角形控制好就行了,可中规中矩地把一个项目交付。

时间1.5个月,成本40万,质量符合@#%标准,OK。

情景1:范围不能动,如果领导说,质量要高度重视,三角形变成这样:

其他几个因素可做同理变化。

情景2:范围不能动,如果客户说,就这么多钱,那么需要平衡时间和质量:

这实际变成了一个带有约束条件的xy直角坐标系。

跟客户沟通,看他要时间还是要质量吧。

情景3:范围不能动,如果你把项目做砸了,三角形可能变成这样:

项目延期,成本没盖住,质量谁知道呢。

情景4:范围不能动,如果你是个优秀的项目经理,三角形可能这样:

提前交付,质量超客户预期,给公司多出10万利润,质量很好,老板点赞发奖金。

情景5:范围动了?可能出现范围蔓延,轻则如下图,重则项目宣布失败。

    • *

<三>

问题来了,

既然范围不能动,三角形的面积这个动态因素用来表达范围就有些浪费了。

前面提到,项目经理的真正价值是争取资源,给出适合当下的最优解。

所以,资源是一个最大的变量。用三角形表示之,

第二个正确的项目管理三角形:以整合资源为中心的项目管理铁三角。

动态资源下,时间、成本、质量的关系三角。

(注意,范围不动,在项目章程里、合同里、任务书里,随时检查对照防止跑偏。争取资源就是为了搞定这个范围,达到那个目标。)

情景1:当你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三角形可能这样:

成本稍有增加,但时间明显缩短,质量明显提升,又快又好。

情景2:当领导更看重上线时间,而不是质量,你又争取了一些资源,三角形可能这样:

情景3:但争取资源,不要用力过猛,容易这样:

老板:你的项目代价也太高了吧?

    • *

<四>

最后,有人说了,那敏捷呢?敏捷不一样,敏捷范围可变,敏捷有个倒三角形,还有什么价值三角形之类的?

比如,网上有讲师会这么讲:

也是错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敏捷项目管理本质上范围也是定的。

不是需求范围胡乱变化,也不是需求完全不可预知,

你要做的事,当前的事和规划的事,大致还是有条主线的,领导会高屋建瓴的告诉你的。

敏捷,本质是快速迭代

快速迭代是什么?就是范围拆解、持续交付,从小事逐步变大事,

就是小三角形逐步变大三角形,或小三角形组成大三角形。

(注意,这里是“逐步”不是“逐渐”,是阶梯性、阶段性变化,不是连续不断的变化。)

敏捷不是什么神奇的管理理念,也是标准化项目管理的范畴。

敏捷也遵循项目管理的底层逻辑,范围、时间、成本、质量、资源。

第三个正确的项目管理三角形:敏捷项目管理三角。

敏捷项目,每个迭代周期都要整合资源,快、好、省的搞定范围,

范围随时间推进,逐步扩大,成本也会相应增加,质量有相对固定的基准。

那越发尖锐的塔尖,是产品变大变强的标识,老板和客户都喜欢。

在敏捷开发的每一个迭代阶段,项目经理都可以发挥技能,平衡时间、成本、质量,争取更多资源,搞定当前阶段的事(固定范围)。

总结:

本文以项目管理三角形为主线,缕清了项目管理中各主要方面的逻辑关系,如何平衡,及其三角形表示法。

1、以范围为中心的项目管理三角。

2、以整合资源为中心的项目管理铁三角。

3、敏捷项目管理三角。

那高高的塔尖,也是项目经理的傲娇。

    • *

附注:

1、本文图例中三角形各边及面积的说明:

  • 面积越大范围越大。范围固定情况下,边越长时间越长(差)、边越长成本越高(差)、边越长质量越弱(差)。
  • 资源动态情况下,面积越大资源越少(差),边越长时间越长(差)、边越长成本越高(差)、边越长质量越弱(差)。

就四个字:越长(大)越差。

2、关于“范围不能动”的说明:

范围是老板安排的那件“特定的事”,是项目管理一切工作的基准起点。

无论后续范围是否扩大,在做当前目标决策的时候是基于当前确定的范围。当然要前瞻性的考虑到范围的扩大,但扩大后要基于新的范围做新的决策、新的方案。

即使敏捷也不是随时调整范围,而是按迭代周期调整需求范围。

最后,刚发现一个不错的项目管理工具:LightinWork,让项目管理工作井井有条。LightinWork-项目工作综合管理系统

    • *

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可复用、转载。


原网址: 访问
创建于: 2024-01-03 17:05:26
目录: default
标签: 无

请先后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