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添加义项")[](https://baike.baidu.com/divideload/%E6%80%80%E7%92%A7%E5%85%B6%E7%BD%AA "拆分词条")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46
怀璧其罪(拼音:huái bì qí zuì)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左传·桓公十年》。 [3]
“怀璧其罪”原义是因为藏有宝玉而招来杀身之罪(璧:美玉),后比喻因有才能而遭人嫉妒和陷害。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宾语,也作谓语、定语。 [2-3]
共422个词条 3.9万阅读
[
堕其术中
堕其术中,汉语成语,拼音:duò qí shù zhōng,意思是中了别人的圈套,落入人家布置的陷阱。出自《梁书·傅岐传》。
上下其手
上下其手(拼音:shàng xià qí shǒu)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上下其手”的原义是楚国的穿封戌在攻打郑国时俘虏了郑国的守将皇颉,王子围欲与之争功,请伯州犁为其裁决,伯州犁有意偏袒王子围,以手高举和向下的动作示意皇颉承认自己为王子围所俘。后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听其自流
听其自流,汉语成语,拼音是tīng qí zì liú,意思是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出自《淮南子·修务训》。
誉过其实
誉过其实,汉语成语,拼音是yù guò qí shí,意思是名声超过了其人的实际情况。出自《晋书·王羲之传》。
共160个词条 3014阅读
[
畏威怀德
畏威怀德,汉语成语,拼音:wèi wēi huái dé,意思是畏惧声威,感念德惠。出自《国语·晋语八》。
怀刑自爱
怀刑自爱,汉语成语,拼音是huái xíng zì ài,意思是心中有法度,办事有分寸,不做违法的事,能够自重自爱。出自《论语·里仁》。
襟怀洒落
襟怀洒落,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 huái sǎ luò,意思是心情坦率,光明正大。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出自宋·周必大《益公题跋·三·跋唐子西贴》。
做怀不乱
做怀不乱,汉语成语,拼音是zuò huái bù luàn,意思是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出自《诗经·小雅·巷伯》。
共79个词条 2745阅读
[
随珠和璧
随珠和璧,汉语成语,拼音是suí zhū hé bì,意思是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出自《韩非子·和氏》。
匹夫怀璧
匹夫怀璧,汉语成语,拼音是pǐ fū huái bì,意思是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出自宋·黄庭坚《薄薄酒二章》。
珠璧联辉
珠璧联辉,汉语成语,拼音是zhū bì lián huī,意思是比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出自《偶感》。
隋珠和璧
隋珠和璧,汉语成语,拼音是suí zhū hé bì,意思是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出自《宋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
共144个词条 2921阅读
[
伐罪吊人
伐罪吊人,汉语成语,拼音是fá zuì diào rén,意思是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出自《南史·檀道济传》。
罪大恶极
罪大恶极,汉语成语,拼音:zuì dà è jí,释义:形容人的罪恶很大。
罪以功除
罪以功除,汉语成语,意思是所犯的罪行可以用功劳来抵除,指将功折罪。
罪不及孥
罪不及孥,汉语成语,拼音是zuì bù jí nú,意思是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出自《初刻拍案惊奇》。
中文名
怀璧其罪
拼 音
huái bì qí zuì
近义词
反义词
任贤使能等
注音字母
ㄏㄨㄞˊ ㄅㄧˋ ㄑㄧˊ ㄗㄨㄟˋ
来源出处
《左传·桓公十年》
语法结构
紧缩式
语法功能
作宾语、谓语、定语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之。又求其宝剑。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 [3]
成语“怀璧其罪”即出自于此。
虞公是春秋时代虞国的国君,他有个弟弟叫虞叔。
有一天,虞公听说弟弟虞叔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便带着随从来到虞叔家。“听说弟弟得到一块宝玉,哥哥特地前来祝贺!”虞公一进门就直奔主题,笑盈盈地对虞叔说,“不知弟弟能不能拿出宝玉,让哥哥也欣赏欣赏呀?”
当国君的哥哥要看看宝玉,虞叔怎么敢不答应呢?他赶紧走进卧室,小心翼翼地捧出装有宝玉的盒子,呈到虞公面前。虞公把宝玉拿在手上细细观赏,不时地赞叹道:“真是美玉啊!”看着虞公垂涎三尺的样子,虞叔心里直打鼓,生怕虞公向自己索要宝玉。
果然,虞公看完宝玉后,就挤出一脸笑容对虞叔说:“弟弟啊,哥哥还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宝玉,你能不能把它借给我欣赏几天啊?”
虞公说是借几天,其实就是想把宝玉据为己有。虞叔非常为难,支支吾吾地说:“这块宝玉我也是刚得到不久,所以……我想……”虞公见虞叔不肯献出宝玉,非常生气,站起身就走了。
虞公走后,虞叔就后悔了。他想:“俗话说得好,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如果他藏有价值连城的宝玉,就会招来祸害。虞公向我索要宝玉,我又何必贪留这块宝玉而招来祸害呢?”虞叔越想越怕,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宝玉去献给了虞公。
献出宝玉后,虞叔以为这下可以过上清静日子了,心情也轻松了许多。不料,虞公得到宝玉后仍不满足,又派人来找虞叔,说听说虞叔还有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希望虞叔能把宝剑也献给他。
虞叔听了气愤不已,对身边的人说:“虞公的索取没有停止的时候,因为他不知满足。他这样贪得无厌,即使我毫无原则地把自己所有的财宝都送给他,也不可能满足他。一旦满足不了他,他肯定就会加害于我。与其等到祸事临头,倒不如先发制人,保护自己。”
于是,虞叔趁虞公不备,起兵攻打虞公。虞公被虞叔打败后,逃到了共池避难。 [4]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是对旧时平民百姓的关照和警告。旧社会是阶级压迫的社会,是等级分明的社会,而平民百姓是生活在最低层的。一切权势,有形的与无形的,都压在平民百姓的头上。在劳动人民身上,只有受苦这一层没人来剥夺,凡属可以供享乐的,大大小小的权势者无不伸手来攫取。百姓中只要积得几两白银也会被敲榨勒索,更何况是珍奇宝物。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对平民百姓来说,绝对没有任何人权与财权的保障可言。因此说,你一无所有就是无罪的,只要你藏有珍奇宝物,就会给你加上个罪名来搜取。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是对旧时一切倚仗权势掠夺财宝者的无情嘲讽。凭着手里的权势,他们为所欲为,只要是看中了的,就必定巧取豪夺,占为己有。“怀璧其罪”的这样一种所谓的“原罪”心态,之所以能够从古至今得以存在及延续,最深层次的、最根本层面的肇因恐怕恰恰就是因为社会正能量释放不足,使得社会正能量在与负能量的博弈中处于下风。
如果社会正能量的凝聚与释放不足,积极向上、清风正气、包容豁达、健康理性的社会氛围就难以从根本上养成,就会助长整个社会的不良习气,加大社会负能量的释放总量,从而使得从“怀璧其罪”的历史罪孽反复戕害真善美。可以说,正是由于社会正能量释放不足,“怀璧其罪”得以滋生蔓延;正是由于一些单位、部门、领域缺失了社会正能量,败坏了社会风气和社会舆论,所以才导致有才能、才干、才华的人得不到重用,所以才出现了一再震颤人们心灵的好人不得志、好人得不到好报、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的悖论。
因此,要真正规避“怀璧其罪”的发生及蔓延,就必须大张旗鼓地倡导、聚集和释放社会正能量,使正能量最终能够彻底压倒、压制、压服负能量,让正能量真正辐射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5-6]
“怀璧其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嫉妒和迫害;中性。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宾语,也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2]
宋·张扩《谢人惠团茶》诗:修贡之余远争寄,怀璧其罪渠敢当。 [1]
清·赵翼《古玉琀歌》:“地下长眠倘有知,怀璧其罪鬼应泣。” [3]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https://baike.baidu.com/pic/%E6%80%80%E7%92%A7%E5%85%B6%E7%BD%AA/1820118?fr=lemma)
[
概述图册(1)
参考资料
原网址: 访问
创建于: 2023-05-31 17:50:15
目录: default
标签: 无
未标明原创文章均为采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无需和我联系,请注明原出处,南摩阿彌陀佛,知识,不只知道,要得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