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说说BAT三家公司的内部级别划分和晋升机制:
1.1.级别划分:
不同职能分为不同序列,各个序列从1到12不等。
不同序列的话语权和地位从高到低是:m(管理层)>t(研发)>p(产品)>p(运营)=u(设计)>b(商务市场等)。
只有m有管人的权限。每个序列内,一般应届生入职就是3到5相当于一线小领导,6就是比较高级的人才,7以上很了不起。全公司最高的p是12,只有一个,跻身estaff。
百度的薪资架构分成三条线:
第一条:P级序列,主要针对产品经理和产品运营人员。
第二条:T级序列,技术岗位。还有很奇葩的S级,即支持部门,级别和T级是一样的,只不过升级非常难,主要是公共、行政、渠道等等。
技术岗位为T序列。T1-T12。
T1为低端岗位,T2-助理,T3-专员,T4-高级工程师,T5-资深工程师,
T6-技术专家,T7-高级专家,T8-资深专家,T9-研究员,T10技术总监,T11首席科学家。
第三条:M级序列,管理层。从一到五分成九级。
M1.1 M1.2 M2.1 M2.2 M3.1 M3.2 M4.1 M4.2 M5
最低的是M1.1,至少是部门二把手了,李明远是M3.2,以前的汤和松都是这个级别,
李彦宏是唯一的M5,其实从M3开始就有机会加入E-Staff,类似于阿里的合伙人会议,属于最高战略决策层。
1.2.晋升机制:
(1)定期考核:每年进行两次统一的晋升计划考核;
入职后,每年有两次升职的机会,三月一次,九月一次。试用期(半年)未过的无法参与职称评定。
每半年一次打绩效,由自己的直属领导打分。
绩效比例、表现奖金影响1凤毛麟角、优异正常奖金数*1.8~2一般晋升没有问题2名额比1多些、比较优异奖金*1.5左右一般晋升没有问题3正常奖金无变化晋升需要看运气4略差奖金可能会有所降低,系数在0.8左右不参与晋升5不参与晋升(基本走人)
(决定最终奖金数的系数有很多。即使绩效看着不错,但老板和hr也可以通过其他系数调整奖金数)
晋升时,除非表现特别优异且老板格外卖力,一般很少有连升两级的情况出现。
百度是很唯KPI(关键绩效指标)至上的,其次部门很核心,再次老大话语权比较高,相对晋升容易些。
试用期结束后的第一次升职机会,需要先定级,比如进来是4,这一次要确定一下确实是4,也算占用了一次晋级机会了。
3-5的晋升都比较容易,一般管理自己的 m2 通过就ok了。
5-6的晋升需要 m3 推动。6以上的晋升需要在公司范围内评比。
(2)不定期考核:有特殊贡献、表现突出的员工会被晋升
应届生足够细致用心、能力够强,入职一年多就可以从T1升到T4。
T5是分水岭,再升到T5得花好几年时间(看绩效,如果能力超强,给公司带来的收益很大,可以不用很长时间就能晋升)
T6升T7算是一个瓶颈,非常难,往上就更困难。相对来说级别高的话语权重,晋升可能也会比较容易。
一般情况是分2种:
如果能升到T7,基本上是TL(Team Leader)的级别,写代码/直接做业务的时间就很少了。
在百度,老员工的职位稳定,对业务驾轻就熟,手里的期权、股票数量远超新员工;相比较而言新员工(级别低的)基本没有期权和股票,成长空间也是被压缩的,机会较少、往高级别上升慢。
2.1.级别划分:
P为Profession的首字母,是阿里巴巴技术岗位的序列号。
分为P1-P12,P1、P2一般空缺,为非常低端岗位预留,P3-助理,P4-专员,P5-高级工程师,P6-资深工程师,P7-技术专家,P8-高级专家,P9-资深专家,P10-研究员,P11-高级研究员,P12-科学家。
其中P6、P7、P8需求量最大,也是阿里占比最大的级别。
M是manager的首字母,是阿里巴巴管理岗位的序列号。
分为M1-M10,M1-主管,M2经理,M3-高级经理,M4-总监,M5-高级总监,M6-副总裁,M7-资深副总裁,M8-子公司CEO,M9-副主席/执行副主席,M10-董事会执行主席。马云属于M10级别。
P与M也有相关对应关系:P6相当于M1,P7相当于M2,P8相当于M3,P9相当于M4,P10相当于M5,以此类推。
2.2.晋升机制:
1、上年度KPI(关键绩效指标)3.75及以上;2、主管推荐;3、晋升委员会面试 (晋升委员会成员为合作方业务部门高管、HRG、该业务线高管等);4、晋升委员会投票选择
阿里绩效考核分两块:50%价值观+50%业绩。
在HR眼里,员工一般被分成以下几种:
阿里的绩效打分体系有严格的排序,以前是「2-7-1」,现在是「3-6-1」(10人以上团队),这也是阿里被广受争议的制度之一。
这是阿里的绩效打分表:
也就是说,30%的员工可以评为「最好」,10%的一定会被评为「较差」,60%的人为「一般水平」——这是强制分布的,每次考评,团队的分数都要符合这个「3-6-1」的分布。
绩效考评的方法是什么?
阿里的考评根据员工的层级划分为两种:
1)M3/P8及以下,实行通关制
通过季度考核、年度总分将依据员工四个季度的平均分和价值观改进趋势给出
2)M4 /P9及以上,不执行通关制
以述职为主要方式进行直接打总分。
金字塔型结构,刚开始晋升容易,到更高的级别,晋升难。尤其想要升到P6、P7很难,因为这两个级别相当管理级别,从被管理者升级为管理者,可以想象是比较难的,继续往上会更难。
级别划分:专业通道
专业通道分成6大级,初做者、有经验者、高级(骨干)、专家、资深专家、权威,就是上图所示的绿色到蓝色通道,
每个大级里面又分3小级,分别叫做基础、普通、职业(但很少这么叫,一般用数字代替)
分成1.1、1.2、1.3、2.1、2.2、2.3、3.1…… 以此类推,一般说来升大级别的难度比较大,小级别相对容易,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公司的5级(资深专家)是空缺的,6级(权威)历史上也只有过一个,即首席科学家孙国政(职级为T6) 5,6级因为长期空缺,所以暂时没有子等划分。
腾讯目前大概有80个左右的专业通道类别,但概括起来主要是四大类别:
T通道:技术通道,包括研发、视觉设计、交互、运维等子通道
P通道:产品/项目通道,包括策划、运营、项目管理等子通道
M通道:市场通道,包括市场、战略、网站编辑、商务拓展等子通道
S通道:专业通道(职能通道),这是最复杂的一个通道,会包括公司的行政、秘书、采购、法务、财务、会计、人力资源、公关等各个子通道
员工的职级表述是由两部分构成的:通道名称+职级,如上T3.1,则是技术通道,高级-基础;如果是研发线,即高级工程师的第一等级。
技术岗位是T序列,分为T1-T4,而每个级别又有细分。
T1为应届毕业生岗位,T1.1-低端岗位,T1.2-本科生岗位,T1.3-研究生岗位,T2.1-博士生岗位,T2.2-工程师,T2.3-高级工程师,T3.1-资深工程师,T3.2-技术专家,T3.3-总监级,T4专家。员工集中在中段,尤其是 T2.3 和 T3.1。
招聘定级:
校招定级本科1.2起,硕士及以上1.3起;
社招定级有个基本要求,即不招初做者(即1级),所以最低2.1级,
同时考虑到毕业头一年换工作来腾讯的几率较低,基本上可以认为招聘是2.2以上的:
毕业1~2年社招:2.1~2.2
毕业3年及以上社招:2.2~2.3
毕业3年及以上,且为行业中的高级人才:3.1~
这是大概情况,且需要工作经验为互联网相关方向,比腾讯内部的员工,晋升速度慢一些。
校招进腾讯内部的话,2.2之前的晋升难度较小,如果绩效ok,团队ok,正常毕业1年半左右就可以达到2.2级别。
需要多长时间能升3取决于个人努力和水平,这个差异会很大,虽然目前整个公司的3级员工数量增长不少,但毕竟是高级职位。
晋升机制:
整体上一年有两次评估,如果评估合格就会晋升一个子等,子级别到3以后再升就是一个大级,应届毕业生第一次不允许参加晋级晋等。
晋升标准主要是两部分:
采取淘汰制考核制度——即末位淘汰。0-10%优秀,必须有5%的人转组(也可能没人接收)或者被开除。
考核内容:业绩考核(定量)+行为考核(定性)。
考核周期有三类:月度考核(次月10日前)、季度考核(每年1、4、7、10月的15日前)、年底考核。
升级和考核结果很有关系:要升一个小等级,必须最近两次考核得过一次A类考核结果。
升 T3.1是内部晋升的第一道槛:T3.1的总体通过率大概30%到40%。
如果在做基础架构、基础组件、核心框架等工作,要求架构在领域内优秀,被追问攻击时能无漏洞应答出来,会比较容易升级。
如果在做业务逻辑,虽然工作辛苦却可能在答辩上会吃亏,约20%的通过率。但如果每年都去答辩,机率也会相应增加。
在腾讯,底层普通员工如果技术真的不错,照样升级,和是不是leader关系不大。leader的带队价值在T3.3时才显现出来。可想而知,腾讯内部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更换新鲜血液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即使级别高,不提升自己、原地踏步同样会被淘汰。
级别划分:管理通道
管理通道即上图中橙色部分,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个梯队,公司内简称为基干,中干……高层一般就不这么叫了,叫老板,总办等等。
在鹅厂,基层管理者包括team leader和总监,总监一般是负责多个team,中层管理者特指GM(各部门总经理)或同级别待遇者,高层管理者是VP及以上。
仅重点讲基层管理者的晋升:
基本要求是专业职级3.1起,不排除个别2.3发起流程的(这几年由于3.1职级员工人数增长,这种特批很少)
在正式任命前都会有从独立负责业务,负责重要业务,带团队负责重要业务的过程,也就是说实际操作上,一名员工在被任命为基层管理者之前已经在承担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管理能力得到了验证。
在正式任命前会接受较为严格的管理者培训(后面会讲),并发起360度考评,包括你未来的合作团队leader,上级,下属。通过考评和HR考评后会一般有个正式的GM答辩,完成后被正式任命。
被任命为基层管理者后的继续晋升仍有:
副leader,正leader,副总监,总监,高级总监几个等级,
这期间的晋升主要依赖于你团队的整体考评、你个人的考评以及组织架构的需要,总监一般都会同时负责多个团队的管理工作。
类似的中层管理者的职级也会有分级:
包括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业务线负责人(多个部门总经理),
而再往上也会有VP助理,VP,SVP,EVP,SEVP,各种O,总裁,CEO,
看起来腾讯的管理职级很长,但其实公司仍然保持着一个非常扁平化的结构,这也是出于互联网公司灵动、敏捷、快速反应的需求,从高层管理者到一个普通员工的决策执行往往只有三到四层的传递,即VP——GM——总监/leader——员工
专业和管理通道的互换
在不少互联网公司内,专业通道和管理通道是可以互换的,换句话讲,也为一些专业能力很强,但不愿意走管理路线的员工更好的发展空间。类似的,在腾讯也有两个通道的同比,专业3级往往对应基层管理者,专业4级往往对应中层管理者。
在腾讯,两个通道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即基层管理者本身都保留着高级专业通道,并也要通过专业度提升,积累项目经验,授课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等级,中层管理者也一般会保持着自己4级专家职级或者3.3的专业职级,只不过到中层管理者以后,专业通道的作用会逐步淡化。
所以,4级对等中干,而T通道中4级较多,也是一个解决技术宅们上升空间的重要举措。
培训和成长体系
在晋升过程中,培训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不论是专业职级,还是管理职级,都会有一些必修和选修课程,同时,高级以上专业通道的晋升基本都有授课的硬性要求。
管理职级晋升上,员工升基干,必须通过潜龙培训,基干升中干,必须通过飞龙培训,这也相当于一些硬性指标和必须条件。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九章算法(ninechapter),帮助你了解IT技术前沿,通过面试、拿到offer、找到好工作!
Original url: Access
Created at: 2018-09-29 20:13:33
Category: default
Tags: none
未标明原创文章均为采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无需和我联系,请注明原出处,南摩阿彌陀佛,知识,不只知道,要得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