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脉脉上热帖“什么是阿里味”? - 知乎

作为福报巴巴的前技术雇员,因为BU的关系,入职满一周年的时候有收到过介绍阿里味儿背景的书:

小伙伴们市面上看到脍炙人口的福报金句,小橙本上都有

后来因为老弟我单干了,搞的是EHR系统,为了贴合产品,还刚好研究过企业文化:

作者是个出版社写稿子的,没在福报厂上过班,所以有很浓的枪手风;毕竟出书嘛,也能理解难处

希望我的回答能更贴近客观情况

关于福报巴巴的职场PUA

脉脉社区上吐槽的福报巴巴职场PUA

更多的是一帮老流氓,结合福报巴巴的企业文化话术,说的一种保护自身利益的操蛋话

这批人,在福报巴巴,会说福报式话术

那去了网易、百度、华为、字节跳动就不会说了吗?

狡诈的他们会因地制宜的换成:

“你的工作量不饱和

“别叫我x哥,不行就是不行,你是要向上管理吗?”

“别小资了,我们要有狼性,你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啊”

可这批人本就是老员工招进来的,也算是福报人呀,面试都不考核当事人心术正不正的吗?

还真不考核,最多也就看看努力不努力,毕竟公司是赚钱的,不是比拼道德的

也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取向,使得价值观考核成为了一个及格就行的存在:

你拿了A:你是个团结同事的好人,但是钱上嘛,不好意思,没得多

你拿了C:虽然你不乐于助人,但是钱上也不会少你,最多就不给你提名晋升嘛

所以价值观考核的AB年终奖、涨薪都没啥区别,他也不像绩效那样一定要留C的名额,简直是鸡肋

PS:3.25的考核一直都有,但说到价值观C,身边还真没看到过,包括坑新同事的那位班主任

你会帮朋友从蚂蚁借呗借3万吗?1345 赞同 · 249 评论回答

以及youtube上,现在视频都没下架的陈x家:

你道德再高尚、再怎么团结同事,公司也不会给出实质性的激励,只是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另类

所以能看到那些热心答疑、苦了吧唧的搬砖同事,都升不上去 —— 把精力磨在苦活、累活上了,还怎么出业绩?

当然,话又说回来,能把价值观纳入到考核的,虽然只是表面功夫

却也已经比其他公司强太多太多了,只是没有落地

阿里味儿对不合格者的淘汰机制

P序列的技术同学,一般都看不起M序列的管理

福报巴巴也有这个风气

而且很多高管都是技术出身,大家都下意识的重技术、轻管理

也就有了这么一个现象:

大家大都凭自己做的产品和项目的贡献度升上去的

专业能力没问题,和上司、同级的沟通也熟练了

但是涉及到和下属沟通安抚调解这类偏向情商管理的技能时,短板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每年3-5月打完绩效、发年终奖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上阿里味儿撕逼的

公司主旨呢,又是提倡改造淘汰的:

你性格内向?

那就给我变外向!给我去跟人沟通!给我去抢、去争!

别躲在安全区!默默写代码的事儿是不存在的!

你不想变?

那不好意思,周围只会对你越来越不友好,直至淘汰你

这个和重管理的公司 —— 把形形色色的人放在适合他们的位置上,真的是完全相悖

更像是工厂造零件:不管你是哪来的,都给我老老实实的变成零件,越接近图纸越标准;别异想天开的变成轮胎,那意味着你成为了一个不合格的产品

PS:虽然我也做技术,但是客观的说,突显任何一种岗位的文化,都是有利有弊的

比如汽车、机电行业提倡的销售文化

狼性的同时,腐败和回扣根本就禁不了,也不讲售后服务,只认准销售额

互联网公司提倡的工程师文化

虽然让人际关系变得简单,无私共享(想来这也是gayhub能火的原因啊),自学氛围强,以自己解决问题为荣

可坏处也很明显:自己人搞自己人(35岁淘汰的那个就是工程师们自己提出来的),没有人情味,重技术研究不重投产比 / 技术至上,哪怕那个技术根本没有商业价值

这个不仅仅是福报巴巴一家,互联网行业基本家家都有这个问题

阿里味儿的变淡

因为阿里早期是创业公司,所以不管倒立、吵架撕逼之类的,都是那个时期老员工的羁绊

就好比《火影忍者》中,鸣人和佐助打架越多、感情越深,也就有了个打架文化,应该算是木叶味儿

回忆总是会被美化

好比初恋其实没那么美好,都是自己添油加醋的给神化了——有钱谁愿意泡脚吃泡面、躲狼狗?

时代也变了

现在去阿里的,大都是背景光鲜的高材生,哪里会经历那个苦逼阶段?

你说强行倒立、躲狼狗、泡脚吃泡面,让大家怎么理解?

这不和重走长征路的夏令营一个调性吗?

东施再怎么模仿,底子在那里,也装不出西施的样儿来啊

所以阿里味儿变淡才符合客观情况啊

不变淡,说明公司的招聘出大问题了,更应该好好review了

PS:以前记得太极社团人是最多的 —— 你说一个打太极的那么多,为什么呢?

年纪轻轻的不玩散打、不搞柔术,不去LOL、王者荣耀,全去打太极?

我是想不通的

阿里味儿的鸡汤,更适合创业者

站在马总的立场上想,很多东西确实合情合理,比如:

361的考核制度

就算是眼光老辣的风投、比如雷布斯的顺为,投成功的比例也才10%,也就是创业的成功率10%就不错了;员工能拿年终奖的覆盖率是90%,和创业相比,真的高太多了

拥抱变化

放在员工身上,拥抱的太频繁了,上一个都没抱热,或者好不容易熟络了,又要分手了;一年下来到处搬砖,能做好才有鬼了

王博士现身说法的道理

很激励,但是内向的同事却会因此抑郁,不是所有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那么强的;也是因为这句话的泛滥,导致整个公司的工作氛围都特别压抑

脱离舒适区

想象是美好的,可往往大家是既不舒服,也没成长,比如那些接了一摊子脏活累活、晋升无望的同事

这套标准要求创业者,我很认可呢

但是放在公司里要求员工,那培养出来的、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绝不插手善于表达、邀功的外向者

内向的员工?烂好人的性格?喜欢助人为乐?那不好意思了,你还是去和其他同事争3.25吧

再者,这些自强牌的鸡汤,对年轻人太过于拔苗助长了 —— 成长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一下子就是高强度的工作,残酷的考核,真的适应不过来

我记得自己刚实习的时候,连965都适应不了

工作2年的时候,才适应9:30 - 20:00 - 6的工作强度呢

所以对于实习就能接受996的同学们,真的是很敬佩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感觉福报巴巴更像是个创业学前班,阿里味儿就是其中的鸡汤教材

估计这也就是为什么,从福报巴巴离职后的员工,会更愿意去创业了

阿里味儿中的公益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但凡做公益的企业,都担得起大家举个大拇指夸一声好

马总的想法是很圣人,可惜落地的时候,也变了味儿

福报巴巴的公益,最出名的就是公益三小时了:让所有员工都参与到公益中来,每人每年都要至少做满3小时

没做满怎么办?那不好意思了,价值观考评啥的就要给你影响影响了

其他地方的公益,比如志愿者活动,那都是自发的,到了这儿就因地制宜的变成了一个绩效目标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情况:

既不像志愿者那样的心甘情愿,做好事不留名

也不像陈光标那样用公益造势

而是夹在中间,当做任务一样的分发下去,做的时候也没要求大家穿有福报标识的文化衫或者举旗子之类的

但却要对自己的公益行为留证(上传照片,视频好像不支持)

照片还有要求,必须要摆拍

通过app上传的时候,如果没有照片,那不好意思,没法点提交按钮,甚至前面的选项、打的字都不会帮你保存

为了这个事儿,我找公益部门的同事沟通过至少两次,问如果没拍照、但知情的同事证明是否可以

印象比较深的是她反问了一句:

那怎么证明你有没有做过公益呢?我们也希望把大家的公益善举给记录下来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看到共享单车停歪了就要去拾掇一下、

看到垃圾桶外的垃圾就喜欢给他回放过去、

时不时的免费送顺路同事回家、节假日偶尔做个志愿者引导地铁乘客

只要你没拍照,那不好意思,就是没做过

公益部门就是要对没证据的公益行为say No

也是托了公益部门这种恶心人的做法,让我现在听到公益就有点想吐

最后,

祝愿大家都能开心工作,乐观生活

遭遇PUA时,让老PUA们尝尝拳头的滋味吧

你的狠锤,才是为其他同事和后代们积攒福报啊!

————20200811评论区更新————

开始我误以为评论区的这老弟是自说自话,直到回答@我 以后,才发现原来是个正儿八经的恶毒

以前上阿里味儿论坛,看到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与其在不认可的观点下边吐槽,不如给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才是最有力的反驳

嘴上说着你个离职仔没我现职的懂、你不行

可到了自个儿回答的时候,还是很诚实的祖安炮弹招呼

想来这也算是阿里味儿中的一部分吧

懒得扯淡了,送他体验小黑屋吧


原网址: 访问
创建于: 2021-12-30 12:19:34
目录: default
标签: 无

请先后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