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润”之小众薄膜键盘——HHKB Lite 2 - zFrontier 装备前线

前两天看了小窗剪烛的视频,看到他搞了一把HHKB Lite在用,还把所有键都润滑了,声音有点感觉了,还蛮有意思的。上闲鱼一查,Lite 2也不贵,于是我也买了一把回来玩玩。回来以后进行了拆解和润滑,分享一些心得给大家。

玩机械键盘很久了,其实我并不熟悉统治键盘届的薄膜键盘的结构。因为便宜的特点,薄膜键盘也没法做到高端,一般就是作为电脑的附件而存在,做工比较粗糙,是那种将就着用的物品,不会成为自己的选择。还有就是由于结构的原因,薄膜键盘的集成度很高,可玩性也较弱。所以即使对机械键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我也从来没有拆过或是云研究过一块薄膜键盘。然而作为机械键盘的改良产品,薄膜键盘不光承担了让我们大家都用得起电脑的重任,同时在结构上的精简和改良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一块黑色的HHKB Lite 2键盘。要说能看买这个键盘,不得不承认是冲着那四个字母嘛。用不起大名鼎鼎的HHKB静电容,试试他家的小弟也是很好的。由于HHKB家的血统,这块薄膜键盘的配列是非常独特的。继承了HHKB Pro的上半部分,如1.5u的退格,位于caps lock的control,分裂右shift等,在最底下一排按照薄膜键盘的特性做出了一些变化,如1u功能键,和右下角的半高方向键。

由于没有轴的限制,薄膜键盘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调整按键的尺寸。如笔记本的方向键只需要占用1u的高度,不会与shift冲突,就解决了60%机械键盘中上方向键与shift的冲突问题,省掉了一大堆需要靠左移或是改变常规键位来协调的问题。而在HHKB Lite键盘上,右下角的这个半高的方向键是非常实用的。半高是键帽高度和纵向尺寸都有缩减,这样既不占用过大的水平空间,也不会干涉正常的输入过程,在码字的过程中偶尔需要移动光标,它就在那里,不需要费脑子再找组合键。不得不说,这个设计真的很棒,并且是机械键盘无法实现的(即使是矮轴,占用的水平面积也是一样的。同时配套的矮轴键帽也是找不到的)。

HHKB配列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位于原先的反斜杠的退格键。这个键虽然需要适应,但是真的很好用啊,只需要小指就可以按到,并且按键短,没有卫星轴,阻力也较小。相比传统退格,需要无名指去按,并且手的移动幅度明显更大,各位朋友可以试试。HHKB的这个键位方案我觉得是非常成功的。不过control我并不是很适应,毕竟不是常用这个键的程序员,最好还是左下吧。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回到这把键盘的外观,不得不说就是非常简单的基础款,拒绝花里胡哨。键帽就是最普通的abs镭雕,并且不是白色版本那种比较光滑的表面,而是类似廉价电脑配套键盘的粗磨砂表面。轻微形变的外壳,连体的数据线。就这样。不过数据线本身的素质极好,粗壮且柔软,还有屏蔽环,这又不像便宜的配套键盘了。键盘背面还有dip开关的说明,dip开关连带usb扩展口也是在薄膜键盘上比较少见的。

然后是拆解。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薄膜键盘,按键回弹力由胶碗提供,相当于机械键盘轴里的弹簧。键帽下面自带导向柱,相当于整合了机械键盘的键帽和轴心。上盖一体的定位板,每个轴的位置是有侧壁的,相当于轴体的外壳。最下层的薄膜电路,就相当于轴体中的触点。机械键盘都是键程中部触发,而薄膜键盘需要按下按键,待胶碗中央的突起按压薄膜电路才能完成触发,所以基本上就是到底才能触发,剩下的一点点的键程是由胶碗的扭曲形变提供的(区别于按下过程中的正常形变)。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HHKB的这个胶碗还是蛮有意思的,内侧顶部有很多颗粒,应该可以增强触底的稳定性,防止触发不稳定的问题发生。

说到这把薄膜键盘的手感,我还是蛮惊讶的。因为以前不懂键盘的时候用过很多普通薄膜键盘,从来没有关注过手感的类型。如果要用机械轴的手感来比喻这把薄膜键盘的话,我觉得最像的是江湾的墨玉黑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墨玉黑是轴心再加长的圣熊猫,也就是大段落结束以后基本就触底了,而不是圣熊猫在之后还有一点点的行程。这把薄膜键盘的手感是大段落的,“啪嗒”就触底了。当然,触底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塑料碰撞的清脆,一个是胶碗触底的肉感。综合来说,就当是替换了TTC静音红轴底壳的墨玉黑吧!可能有点抽象hhh。之前还在犹豫要不要买一些大段落轴上键盘,但是这些轴都比较贵,没想到在一把薄膜键盘上体验到了一部分,还是蛮有意思的。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胶碗下面的部件,上面的薄膜电路,下面的是一块铝板,用于支撑整个结构。

然后回到前面板拆下按键。薄膜键盘的键帽是连着推杆一起的,下面有防止拔出的卡口。从正面拔的话需要较大的力,既然拆开了的话可以从背面用拔轴器按住两个卡扣,一推键帽就下来了。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大键用的是超级简易平衡杆。钢丝卡在键帽上,配合定位板上的两个小卡扣达到稳定的作用。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未调教前大键是比较松垮的,所以针对大键的调教我尝试了特氟龙胶带,减少晃动。不过装上键帽以后发现会变得非常滞涩,说明加上特氟龙胶带以后钢丝的运动空间还是不够的。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最后拿掉了胶带,仅使用一些22058润滑,效果也不错。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小键的话就比较方便了,润滑推杆或者下面的孔位都是可以的。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推杆在四个边附近有突起,这里是主要的摩擦部位。原始状态下这么大面积的塑料摩擦,手感滞涩是难免的。在对应部位加上润滑脂。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说实话,润这个东西比润轴不知道方便到哪里去了。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装回键帽,大功告成!(拿题图再敷衍一下)

--

品牌 --
型号 --
快门速度 1 sec.
ISO 0
全幅等效焦距 24 mm

不得不说,这样的薄膜键盘,在润滑后的手感也有大幅提升,甚至可以说是质的提升。原厂状态的手感和普通电脑配件键盘的一样的,大键较松垮,小键滞涩,噪音大。润滑后小键的手感除了触底很肉以外,和大段落的机械轴的相似度非常高,非常顺滑,并且胶碗提供的段落感相较弹片还有一种非常微妙的柔和感。大键的话,还是有略微的纲丝音,但是不使劲敲击键帽边缘是听不到的,正常输入也是非常顺滑的手感。总体的噪音也小了很多,好像pro2 升级type-s?hhh

我回去玩了一下家里旧电脑配的惠普原装键盘,原来也是这种大段落手感。原来圣熊猫才是真正的回归薄膜?我还有点好奇宁芝的线性手感胶碗是怎么样的。

先说到这里了。希望以后发现更多像这把键盘一样有意思又便宜的东西来玩。


原网址: 访问
创建于: 2021-08-14 17:24:08
目录: default
标签: 无

请先后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