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轴体转接现代键帽的一次尝试 - zFrontier 装备前线

身为老轴体玩家,各种老轴体的键帽一直都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于是乎直接用3D打印整活设计了一个键帽菊花转接头,完美的适配现代键帽以及卫星轴,直接绕开了键帽的限制。

本次整活的轴体为ALPS于90年代初最末代设计的SKFR、SKFS系列无钢矮轴,目标群体为笔记本电脑或者是超薄键盘,在做成矮轴的同时依旧保持了3.5mm的标准按键行程,仅有黑色的SKFR线性版和白色的SKFS段落版本,轴体菊花为特殊结构,不兼容alps自家的标准键帽。

因自身高度足够低,在安装转接头以后依旧能把整体高度控制到和MX轴的高度一致,也就确保了能够完美的兼容卫星轴,一并解决了大键平衡结构的问题。至于为啥不用别的轴体做键帽转接,主要还是因为其他标准高度的的轴体转接以后键帽高度直接突破了天际。

这款轴体可能是因为90年代开始笔记本逐步的缩减厚度,并大规模的使用胶碗薄膜键盘,而并未见到有太多款笔记本搭载过该轴体,迄今为止淘宝上依旧有巨量的库存,且价格低廉。

转接效果,图中为早期打样的转接头,压缩高度以后便可把轴体高度控制到和MX一致

轴体拆解,4个焊接脚,其中两个为集成的跳线兼顾轴体固定引脚

搭载过这个轴体最著名的键盘,应该就是Apple Adjustable Keyboard了

(转载自DT的图)

既然是无钢结构轴体,只能pcb mount,那么自然最适合tray mount结构了,于是乎GH60规格的设计是最合适的了,顺手强行塞了一堆配列进去,标配有蜂鸣器。

完工的pcb

ALPS情怀logo

准备好的轴体,轴体库存已接近30年,原厂润滑都已失效,用最粗暴的干膜润滑大法即可恢复手感,即用干膜点在轴芯四周,自然渗入即可完成润滑。

怼上轴体和pcb卫星轴

配上垃圾包二色键帽,塞进五度,完工,caps键预留了锁定灯位

没人会猜得到键帽底下会是啥轴体

最后是总结部分,在轴体的转接以及pcb设计还有键帽、卫星轴兼容上都是比较好的达成了设计目标,最终实际的使用效果,还是败在了轴体自身的结构上,且无法解决。

SKFS轴芯的结构不同于常规的轴体导轨设计,为了压缩轴体高度,该轴芯的滑轨设计得十分的短,在强行转接键帽以后相当于直接延长了轴芯的长度,会让轴芯的晃动幅度更大,在按到键帽刁钻位置的时候晃动的幅度直接超出了原厂设计的范围,容易出现卡顿的情况(当然也不是卡住按不下去,类似于按没有卫星轴的大键)。在安装原配键帽的情况下,则完全不会出现如此大的晃动幅度,下图则是SKFS轴体配上标配键帽和mx轴的高度对比。当然,转接以后也不是完全不能用,保持标准点的指法尽可能按压键帽中心区域即可。

手感上嘛,SKFS轴体的段落结构为alps标志性的段落弹片结构,算是具备alps血统的段落轴,段落手感上还是高度接近SKCM系列的段落轴,具备提前且尖锐的大段落。如果有筒子想尝试,可以找我PY板子(群号96428241,暗号手感好到爆)。

最后po个胡乱录的typing demo,完

人在观看:立即围观 >

老轴体转接现代键帽-ALPS SKFS段落矮轴60%键盘打字测试

去bilibili观看

分享

扫一扫 手机看

UP

morbid42

播放 : 743

弹幕 : 0

00:00

播放器初始化...[完成]

加载用户配置...[完成]

加载视频地址...[完成]

加载视频内容...[完成]

[x];)

Mime Type:

Player Type:

Resolution:

Video DataRate:

Audio DataRate:

Segments:

Video Host:

Audio Host:

Video Speed:0 Kbps

Audio Speed:0 Kbps

Network Activity:0 KB

Dropped Frames:

Log:[Show] [Copy] [Download]

00:00 / 02:13

66

高清720P

  • 超清1080P
  • 高清720P
  • 清晰480P
  • 流畅360P

不透明度

防挡字幕

顶端弹幕

底端弹幕

滚动弹幕

更多精彩 尽在bilibili App

进入bilibili,一起发弹幕吐槽!

去吐槽

[I] > User Initialized

[I] > Toast Initialized

[I] > Tracker Initialized

[I] > LoadingPanel Initialized

[I] > Controller Initialized

[I] > Setting Initialized

[I] > SendJumpModule Initialized

[I] > recommend Initialized

[I] > Load video config

[I] > Load video config finished 96 ms

[I] > Load video playurl

[I] > Load video playurl finished 185 ms

[I] > Load video data

[I] > Load video data finished 47794 ms

[I] > Load video danmaku

[I] > Danmaku Initialized

[I] > Load video buffer

[I] > Load video danmaku finished time:128,analyzeTime:0,addTime:1,num:0 131 ms

[I] > Load video buffer finished 396 ms

[x];)

视频:bilibili


原网址: 访问
创建于: 2021-08-14 02:02:21
目录: default
标签: 无

请先后发表评论
  • 最新评论
  • 总共0条评论